公共安全


近些年,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无人机也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公共安全领域,无人机由于其无以比拟的优势而被应用于反恐处突、群体性安保、边防、消防、海事、应急救援等领域,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势:

  大视角一一无人机可以鸟瞰地现场情况,无人机可以飞得更低,更接近现场,观察得更加清楚,更有利用现场指挥分析,

  大范围——与地面车辆载具相比,无人机可以低空飞行、路径短、速度快、变换视角灵活、活动范围大,高效介入现场。

  长留空一一与小型传统载人飞行前相比,无人机自动化程度高,留空时间长,更适合担任承担长航时大强度的搜索任务。

  高效率一一无人机与载人通用飞机相比,地勤和机务准备时间短,起降条件要求低,可快速的转移部署,与之相比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

  低风险一一无人机能在险恶环境下执行高危险性的任务,如化学品泄漏、放射性污染检查等,危险区域进入与载人飞机相比几乎零风险。

低成本一一与有人机相比,无人机有助从根本上降低任务勤务成本。

 


  公共应急救援

紧急状况发生时,传统的人力搜救效率低下,如采用配备了红外热像仪的无人机,将有效改变地面搜救效率低下这一现状。

无人机兼具地面移动终端和现场指挥平台的功能,可以通过网络将采集的视频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辅助决策者进行指挥调度作业。

通过无人机搭载的云台相机对灾区地形地貌进行航拍侦查,通过无人机搭载的热成像红外云台相机可对危险区域进行红外测温侦查,通过无人机配合地面站二维建图系统,进行指挥沙盘构建,为指挥中心调度指令并快速响应提供有效的现场信息保障,提升现场空情预警和特殊事件应急处理能力。通过系留无人机救援现场长时间留空实现高亮度照明、喊话、中继通信,等等。

在各类自然灾害救援中,无人机在应急物质投送、搜索救援以及灾情感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在航空救援中,无人机具有人员安全、成本低、易操纵、高度灵活性等特点,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需要配套相应设备从空中完成特殊任务,在处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能发挥出重要作用。随着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在行业应用领域,未来,无人机应急救援将向着系统化、多样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